星期一, 11月 20, 2006

上市公司籌資10年新低 減資新高

今年台股新上市掛牌家數比去年大幅萎縮,台商紛紛前往香港掛牌,影響所及,前三季國內上市公司籌資金額只有1265億元,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六成,今年上市公司籌資金額將創下近十年新低。相形之下,今年前三季上市公司減資金額達853億元,創十年新高。

中時電子報╱劉宗志/台北報導 2006-11-20 04:00
自2002年起,台股初次上市公司家數從85、45、38、13,乃至今年的10家,仍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。台灣證交所總經理許仁壽強調,今年前三季僅有6家公司掛牌,惟下半年業者掛牌意願較高,預估全年將有10家公司上市。

全年只有10家公司掛牌

證期局統計,今年前三季上市公司資本變動僅增加1265.4億元,比去年同期衰退59.9%。最近十年來,上市公司每年籌資金額大約在三、四千億元,2003年跌入谷底為2812.6億元。今年前三季上市公司籌資卻僅連2003年的一半都不到,今年全年將創下近十年來新低紀錄。

上市公司籌資方式,除了向銀行融資外,還有以擴充公司資本方式來因應,其來源包括現金增資、盈餘轉增資、資本公積轉增資、發行可轉債轉換等等,而資本變動則是上述金額的加總,再減去當年度公司辦理減資的總金額。

「不要兒子出走,他還是走了,家規限制,兒子又怕回來」,國立政治商學院院長周行一解釋不良政策造成經濟學上所謂「逆選擇」的反效果。

由於兩岸關係不明、台商赴大陸投資有40%上限,近年來台商赴香港掛牌已成趨勢。就歷史經驗來看,資金總是往有機會的地方流動,政府根本管不住,台灣這幾年資金持續外流,而「實力不夠」、走不出去的錢眼睜睜看著國際股市頻創新高,也莫可奈何。

許仁壽表示,上市公司整體籌資主要還是要看大環境,台灣現在面對的是國際化的競爭,廠商有到國外上市的自由。就交易所的角色而言,目前積極加強輔導公司上市,在上市規章、審查效率,要與亞太主要交易所有一樣的條件,至於大環境問題,需要全體共同努力。

結構性失業 將越趨嚴重

政治因素以及投資大陸上限40%是產業界「普遍存在卻不明說」的共識,此外,官員認為,台灣產業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方向乃是趨勢,這是國內籌資金額減少的原因之一。

櫃買中心總經理吳裕群指出,由於產業外移狀況普遍,加上國內不少廠商轉為設計、研發中心,因此擴廠的需求減少,造成籌資金額明顯減少。

不過資本投入設廠,可帶進直接就業,以及產業供應鍊之相關需求,連帶將刺激產業活絡與更多的就業機會,如今企業籌資金額減少,甚至不少企業紛紛減資因應,把資本退還給股東,今年前三季上市公司的減資金額已達853億元,創近十年新高。

周行一表示,台灣工廠外移已是多年來的現象,主要是台灣沒有新的投資機會,加上成本考量,連上市公司在台灣籌資的意願都降低,而直接衝擊的就是失業問題。





我寫在後面............



政治因素符+兩岸因素+法令不健全+幕後的黑手,所以台灣投資人大多都走極短線炒作,來的快去的也快,這樣的遊戲市場,規模終將越來越小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